产品中心
  • 专访博世半导体高管:8英寸SiC产线良率高用SiC创新应对价格战
来源:爱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4-11-19 03:57:28
产品详情

  近日,持续向大尺寸化方向演进,8英寸碳化硅产业链利好消息不断。“目前,碳化硅市场主要以6英寸晶圆为主,在未来的5年,碳化硅晶圆从6英寸向8英寸发展是大势所趋,也在全力推进这个进程。” 博世半导体博世

  8月28日到30日,博世半导体亮相于深圳举办的 “2024深圳国际电力元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管理展览会(以下简称PCIM Asia),在本次展会上,博世半导体展示了带来了第二代碳化硅裸片、碳化硅分立器件,功率模块再到电驱系统等产品组合,展台吸引很多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气爆棚。

  博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策略是怎样的?在8英寸碳化硅的布局和量产节奏如何?在此次展会上,博世半导体在碳化硅领域带来的旗舰产品有哪些优势?和本土供应商对比,博世半导体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博世半导体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Norman Roth(罗讯杰)接受电子发烧友专访,给出了精彩的分析和市场前瞻。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表示,2023年全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整体营收增长13.2%。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布局”已是大势所趋,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都在相关领域持续布局。根据美国Automotive News近日发布的榜单,2023年博世集团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营收达到558.9亿美元,博世依然霸榜,位居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位第一。

  “我已经在博世工作23年了,博世作为一家百年企业,我们更擅长B2B业务,我们作为汽车零部件Tier1一直是直接对接主机厂,现在新能源汽车浪潮来袭,我们依旧能够借助之前建立的市场地位,去推进碳化硅半导体、电驱等新业务。”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罗讯杰表示。

  据悉,这是博世半导体第一次参加PCIM深圳的展览,作为市场的引领者,博世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去增强公司在整个汽车市场的曝光度。为什么重视中国市场和中国汽车企业?罗讯杰的回答是三个方面:一、中国是全世界汽车出口大国和生产大国,全球每年汽车产量约为8500万-8700万辆,而其中有3000万辆都产自中国。作为全世界汽车Tier1的厂商博世半导体的主要客户都在这里。罗讯杰指出,博世集团近2/3的业务来源于汽车市场,中国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中国是汽车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领跑全球。他强调说:“在国外,我们一般需要4年时间去做一个完整的汽车平台开发,但是在中国,我们得知这个速度有极大的提升,整个汽车平台开发周期只需要12-18个月。”

  三、中国汽车企业出口趋势上升,博世全球化的布局助力中企出海。202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大国。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279万辆,新能源汽车慢慢的变成为汽车出口的主力。在全球博世有400多个工厂,包括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世界的其他几个国家。博世发现中国很多OEM会把他们的车出口到东南亚,博世作为国际企业具有全球的布局,可以为这些厂商在当地提供研发和相应的生产,博世还能够给大家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助力本土汽车企业出海。

  当然,中国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博世顺应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更深入的本土化,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方面博世进行更加开放的转型,做本土平台的开发;另外一方面加强本土化团队的建设,具备本地的灵活性和快速服务能力。罗讯杰表示,博世在中国有500多半导体人员,还在招聘,扩充更多的团队人员服务本土客户。

  在博世半导体的展台,记者看到的既有碳化硅的裸片,又有碳化硅的MOSEFET、SiC功率模块,驱动IC逆变器、电桥和电驱动系统。罗讯杰对电子发烧友表示:“在整个的PCIM的布局里,没有一家像博世这样,具备碳化硅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

  博世半导体此次带来了第二代碳化硅分立器件,对比第一代产品,第二代碳化硅芯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并改进了体二极管以提高开关速度,实现单位面积Rdson 30%的缩减。这归功于博世专利的沟槽技术,该技术领先于平面型工艺碳化硅的技术表现,有利于芯片性能表现、产出与成本控制。

  在车规逆变器和充电桩领域,SiC使用量逐年上升。罗讯杰指出,新能源汽车400V低压平台其实是采用IGBT器件为主,成本更为合适。慢慢的变多的新能源汽车旗舰轿车采用800V高压平台,SiC器件带来更好的加速性能,更小的开关损耗,相比于传统IGBT,在相同电池的电量下能有效延长至6%的续航里程。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每台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配比,达到2.5:1,国内SiC器件有巨大的应用市场空间。

  谈到全球碳化硅的增长前景,罗讯杰表示增长前景和挑战并存。他说:“据我们测算,2023年到2028年碳化硅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远超过30%,竞争对手慢慢的变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扬长避短。”

  在他看来,博世半导体在碳化硅领域具备的优势,主要在于博世集团是集汽车系统与半导体为一体,这是整个市场里面非常独一无二的——既做碳化硅裸片,又做碳化硅模块,还做到逆变器、电桥,甚至整个E/E架构。相较于纯半导体厂商,博世既了解市场,又了解总系统,博世不仅有SiC芯片的专业相关知识,还将长期以来的系统供应商专业相关知识,应用到SiC芯片开发当中去。

  碳化硅业务增长依靠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中国是新能源车快速地增长的核心国家,博世看到中国的车规级芯片需求是非常有潜力的,所以博世全力加大在中国的碳化硅资源投入,也会寻找一些中国的合作方或者工厂。

  在应对碳化硅价格“内卷”的挑战,罗讯杰认为这是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他认为,市场需求量增加是碳化硅价格往下走的其中一个正面因素,价格下行不单单是对博世的压力,也是对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但是,他指出,未来碳化硅价格会平缓下降直至稳定,而不会继续剧烈下降,不会持续断崖式下跌。

  博世此次展出了其明星碳化硅产品系列,包括第二代碳化硅MOSFET裸片、先进模块、电驱动系统等。他还特别指出,碳化硅目前主要的应用是以汽车为主,但是在PCIM展上有很多非汽车领域的,比如说UPS、工业、电力领域,能够正常的看到碳化硅未来有非常大的行业应用机会。

  在谈到业界都瞩目的8英寸碳化硅进展,罗讯杰分享了博世半导体的最新进展。他说:“8英寸碳化硅进度方面,目前博世已经为客户提供8英寸碳化硅样品,而且8英寸的良率非常好,远远好于预期,应该是目前市场里面最好的。”

  在供应链方面,博世很早就与核心的碳化硅材料供应商签署了长期的战略协议,以保障稳定供货。此外,博世还成立了一些特殊小组,会非常紧密地调研每个供应商的6-8英寸切换节奏。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

  ,同时也涵盖部分氮化镓外延生产。   进入2024年下半年,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全球各地投资的

  投产进展加速,2025年上量 /

  近日,日本碍子株式会(NGK,下文简称日本碍子)在其官网宣布,已成功制备出直径为

  产业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 /

  (简称ST)近日宣布,将在意大利卡塔尼亚建立一座全新的综合性大型制造基地,专注于

  (ST)宣布了一项重大资本预算,将在意大利卡塔尼亚新建一个先进的碳化硅(

  有限公司增资41.5亿元,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该合作项目旨在厦门市海沧区合资经营,共同建设一条以

  线亿 /

  的尺寸。同时,其熔体的制备方法更容易制备出厚度更大的晶锭,最高可达1米以上,大幅度的降低了单位面积的衬底成本。因此,目前的制备方法和晶体尺寸的限制导致

  晶体生长热场的设计与优化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收近500亿!A股逆变器厂商Q3营收分化,背后原因如何?

  基于AX650N/AX630C部署多模态大模型InternVL2-1B

  HarmonyOS NEXT应用元服务开发Intents Kit(意图框架服务)事件推荐开发者测试

  《DNK210使用指南 -CanMV版 V1.0》第四十五章 人脸识别实验

  DH-SA3NA-B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这个报警器,接上电池放一会就会自动报警,怎么维修?

  全志T113双核异构处理器的使用基于Tina Linux5.0——RTOS编译开发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