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最看好的公司订单大增400%A股的护城河!
八月底以来陆续有10个城市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措施来激发购买力,最高补贴能达到10万元。
这意味着,9月份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是比较乐观的,同时上游文灿股份、拓普集团、博俊科技等零部件公司将实现订单释放。
特斯拉用SiC MOSFET(一种功率器件)敲开新世界的大门。从此,SiC成为一颗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
半导体,我们第一步联想到的是硅(Si),以及基于它生产的芯片。但时代在进步,Si半导体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于是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运而生。
SiC(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一种,部分性能是Si的3-10倍,损耗却只有Si的1%。
这些优势使得相较于Si产品,由SiC制备的器件能够在降低80%损耗的同时将器件尺寸缩小90%,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网等能源转换领域。
简单以新能源车为例。继第一个吃螃蟹的特斯拉之后,比亚迪、蔚来、理想也陆续上市SiC车型。
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以小鹏G6、问界M9为代表的800V高压平台车型发售,SiC上车速度显著加快。
据估计,2022年全球车用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大约7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接近28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40%。
如我们前面所说,2018年特斯拉率先在Model 3上使用SiC器件,但2023年全球车企才大规模搭载,衬底是主要的痛点。
碳化硅器件的生产流程与芯片类似,也需要经过衬备、外延生长、晶圆制造以及封装测试环节。
不同之处在于制作SiC衬底和外延片的时间长且良率低。衬底我们大家可以简单看作是碳化硅粉末合成的圆片,外延则是在这个原片上再形成一层薄膜。
但从粉末到衬底的转化率只有50%,从而使得SiC器件的成本是Si器件的3倍。
其中,衬备的成本占比高达47%,与外延合计占比有70%之多。高昂的成本是抑制SiC器件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
天岳先进在产能和技术方面都拥有显著优势,是全球市占率第二的碳化硅衬底生产商。
产能方面。产能高不仅仅具备更强的规模优势,还能确保客户订单的持续性,大客户才能放心合作。
2023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年产能大约85万片左右,预计到2028年有望达到300万片(以6英寸衡量)。
2023年公司碳化硅衬底出货量23万片,同比增长约255%,营收同比增长近200%,市占率上升到全球第二,仅次于wolfspeed。
并且公司在上海年产30万片6英寸衬底的工厂也已经建设完成,第二阶段产能扩张建设也已完成备案。这使得公司在全球产能扩建中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2024年上半年天岳先进衬底销量仍然快速地增长。虽然公司没披露具体数据,但从业绩表现上可见一斑。
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108.27%,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241.4%,一举扭亏为盈。
技术成熟方面大多数表现在8英寸衬底的生产能力上。可以类比晶圆尺寸,衬底尺寸越大可以生产的芯片数量越多,在相同的良率下能够大大降低单位成本。
2023年,公司研发出液相法生产出低缺陷的8英寸晶体,突破了碳化硅高质量生长和控制缺陷的难题。
当前公司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经具备量产能力,并与英飞凌达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量占比达到英飞凌需求量的10%以上。
相对于6英寸衬底,8英寸技术难度大,单位芯片成本还低,因此有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023年以来由于公司衬底出货量大幅度的提高,规模效应下公司的毛利率也开始改善。
2022年公司毛利率-5.75%,到2024年上半年已经上升到23.01%。随着8英寸出货量增加,毛利率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在产能扩张和技术领先的双重加持下,公司的订单量正大幅释放。其中合同负债是签订单而形成的负债,可以反应订单的变化情况。
2023年公司合同负债从2022年的2236万元增长到9932万元,同比增长444%。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同负债仍然维持在9359万元的高位。
高续航、快补能是新能源汽车的不懈追求。800V高压快充平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的上限。
而碳化硅有望成为800V电车的标配,例如前面提到的赛力斯问界M9、小鹏G6,因此需求量将随之快速地增长,天岳先进将充分受益。
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输送的“超级动脉”。相比于传统电网,特高压输电量最高提升2倍,输送距离最高提升1.5倍的同时,损耗还能降低45%。
2024年国内特高压投资规模将超过400亿元,而碳化硅更适用于高压、低耗的电能转换领域,有望在电网建设中快速放量。
总之,天岳先进在市占率、技术、产能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碳化硅又是高速成长的赛道,公司的业绩弹性正在加大。
华为也极其看好公司的发展前途,截至2024年中报,哈勃投资是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金额接近13亿。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