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众创空间新增数量全省第一、十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突破关键技术15项、新建2家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快速提升,新质迸发,动能澎湃。
翻开2024年度科创成绩单,埋头追赶的永州,创新发展格局已打开,创新能级再攀升。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转换的大背景下,永州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通过构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和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
2024年4月21日,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祁阳市工作室成立,工作室聚焦水稻生产新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水果品改示范、土壤培肥提质等方面做重点研究。当年,通过运用积累研究成果,推广好的种养模式,打造的第一批单产高效农业试验点在祁阳获得成功,新品种、新栽培方法的应用让早稻在低温多雨、阳光寡照等不利天气下实现了稳中有升;工作室打造的茅竹镇富联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现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409公斤、稻花鱼亩产42.5公斤,亩均产值达5000多元。
缺乏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物和战略性重大科创平台,一直是永州科创之痛。这就迫切地需要依托高水平重大科创平台,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省四大实验室,“两室两院”落子布局,正是永州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叩开新兴起的产业之门的补短之举。
永州与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即将成立岳麓山实验室永州科研基地;成立新田吴义强院士、祁阳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组建中科脑健康与智慧研究院、湖南科技学院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2024年,永州新建科学技术创新平台15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6家,占今年全省立项的众创空间近五分之一;科力尔电机获永州首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命题”,永州率先在全省出台《永州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全球首个摩崖石刻数字体验馆——祁阳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科技金融向“新”,成立全省首家市州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组建首家市州科创金融协同服务联盟,科学技术创新再贷款列入全省首批破零的3个市州。
成立于1997年的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是永州老牌企业,2024年湖南果秀与永州陆港、上海熙可三方共同策划的熙可全球食品保鲜加工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引进全球最前沿的HPP超高压灭菌技术,打造全球食品保鲜加工研发应用技术平台,将建立起果蔬研发、品种选育、农业基地、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市场终端、可控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产业链,推动全市食品加工公司转型升级,该项目还列入首批省市联动科技攻关项目。
永州以“生态”视角,把涵养产业、人才和社会三大生态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提升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澎湃不竭的创新伟力。出台系列鼓励创新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创新团队。2023年研发经费43.49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拓宽创新人才成长渠道,国家技术转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等级培训首次在永州开办专班。
围绕产业体系,永州精心谋划储备项目,精准申报省级科技项目,获省科技项目116项。围绕产业体系布局市级科技项目,永州连续三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市十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先后突破关键技术15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1篇,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3个。中钽电子的钽电容负极技术、宁远秉康新材料研发生产的基材和覆盖膜、江华灰鲸智能公司研发生产的首款“万向助力”功能的洗地机填补国内空白。
永州创新主体蒸蒸日上,量质齐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09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认定75家,第二、三批申报188家。国家级荒漠ECO定位观测研究站实现零的突破。全国油茶气象服务中心首个油茶气象科技小院落户祁阳,金箭新材料获批永州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锦络电子获批全省首批中试基地,科力尔获批永州首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18日至21日,湖南省校企合作“双进双转”进园区活动在永州举行,先后在宁远、江华、冷水滩开展新能源新材料、工程机械、食品加工暨大健康产业专场对接,19名各地科研专家走访调研15家重点企业,对接企业55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66条,促成初步合作意向9个。
永州创新实施“一网三通”科技服务模式,即服务企业“一网搞定”,以及畅通技术、人才、资金供需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科技部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县(市、区)工作站+创新主体”一站式服务网,提供科技服务2000余件(次),推动91家企业与省内外58家高校院所实施118项产学研项目。
同时,在全省首次建立“两库一平台”(企业技术需求库、高校待转成果库和永州市高校企业供需对接平台)。2024年1月至11月,吸纳高校技术合同金额增速513%,排全省第1;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省定任务179.82%,排全省第2。在全省首次建立永州籍科技专家信息库,收录324位专家信息,让更多“行家里手”为永州所用。组建中科脑健康与智慧研究院、湖南科技学院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新苗”,促成银企对接合作180余项,金额达50亿元以上。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更改或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新闻报料 监督反馈电话: 广告招商:常年法律顾问:湖南(人和人)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
省级众创空间新增数量全省第一、十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突破关键技术15项、新建2家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快速提升,新质迸发,动能澎湃。
翻开2024年度科创成绩单,埋头追赶的永州,创新发展格局已打开,创新能级再攀升。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转换的大背景下,永州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通过构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和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
2024年4月21日,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祁阳市工作室成立,工作室聚焦水稻生产新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水果品改示范、土壤培肥提质等方面做重点研究。当年,通过运用积累研究成果,推广好的种养模式,打造的第一批单产高效农业试验点在祁阳获得成功,新品种、新栽培方法的应用让早稻在低温多雨、阳光寡照等不利天气下实现了稳中有升;工作室打造的茅竹镇富联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现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409公斤、稻花鱼亩产42.5公斤,亩均产值达5000多元。
缺乏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物和战略性重大科创平台,一直是永州科创之痛。这就迫切地需要依托高水平重大科创平台,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省四大实验室,“两室两院”落子布局,正是永州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叩开新兴起的产业之门的补短之举。
永州与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即将成立岳麓山实验室永州科研基地;成立新田吴义强院士、祁阳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组建中科脑健康与智慧研究院、湖南科技学院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2024年,永州新建科学技术创新平台15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6家,占今年全省立项的众创空间近五分之一;科力尔电机获永州首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命题”,永州率先在全省出台《永州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全球首个摩崖石刻数字体验馆——祁阳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科技金融向“新”,成立全省首家市州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组建首家市州科创金融协同服务联盟,科学技术创新再贷款列入全省首批破零的3个市州。
成立于1997年的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是永州老牌企业,2024年湖南果秀与永州陆港、上海熙可三方共同策划的熙可全球食品保鲜加工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引进全球最前沿的HPP超高压灭菌技术,打造全球食品保鲜加工研发应用技术平台,将建立起果蔬研发、品种选育、农业基地、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市场终端、可控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产业链,推动全市食品加工公司转型升级,该项目还列入首批省市联动科技攻关项目。
永州以“生态”视角,把涵养产业、人才和社会三大生态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提升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澎湃不竭的创新伟力。出台系列鼓励创新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创新团队。2023年研发经费43.49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拓宽创新人才成长渠道,国家技术转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等级培训首次在永州开办专班。
围绕产业体系,永州精心谋划储备项目,精准申报省级科技项目,获省科技项目116项。围绕产业体系布局市级科技项目,永州连续三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市十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先后突破关键技术15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1篇,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3个。中钽电子的钽电容负极技术、宁远秉康新材料研发生产的基材和覆盖膜、江华灰鲸智能公司研发生产的首款“万向助力”功能的洗地机填补国内空白。
永州创新主体蒸蒸日上,量质齐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09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认定75家,第二、三批申报188家。国家级荒漠ECO定位观测研究站实现零的突破。全国油茶气象服务中心首个油茶气象科技小院落户祁阳,金箭新材料获批永州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锦络电子获批全省首批中试基地,科力尔获批永州首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18日至21日,湖南省校企合作“双进双转”进园区活动在永州举行,先后在宁远、江华、冷水滩开展新能源新材料、工程机械、食品加工暨大健康产业专场对接,19名各地科研专家走访调研15家重点企业,对接企业55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66条,促成初步合作意向9个。
永州创新实施“一网三通”科技服务模式,即服务企业“一网搞定”,以及畅通技术、人才、资金供需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科技部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县(市、区)工作站+创新主体”一站式服务网,提供科技服务2000余件(次),推动91家企业与省内外58家高校院所实施118项产学研项目。
同时,在全省首次建立“两库一平台”(企业技术需求库、高校待转成果库和永州市高校企业供需对接平台)。2024年1月至11月,吸纳高校技术合同金额增速513%,排全省第1;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省定任务179.82%,排全省第2。在全省首次建立永州籍科技专家信息库,收录324位专家信息,让更多“行家里手”为永州所用。组建中科脑健康与智慧研究院、湖南科技学院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新苗”,促成银企对接合作180余项,金额达50亿元以上。
- 15963662591
- xue@wfanxcl.com
-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北海路8616号商会大厦142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