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密封件
  • 2024年终的乌克兰战场
来源:爱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5-01-26 08:24:04
产品详情

  今年末基辅和库尔科夫的冬季寒流已经提前抵达,在纬度处于略低或大致相同位置的乌克兰大平原,2024年冬季可能会较之往年略为提前。仅从这个方面看,如果准备充分的话,今冬明春的俄军冬季攻势自然也会有所提前。时值2024年年终,综合12月份的战况,现在已有条件对今年的乌克兰战场略作一个概括。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进程,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区”目前大致划分为哈尔科夫战区和四个经调整之后的战略方向,即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顿涅茨克、南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方向,俄军统帅部在此分别部署的是乌克兰联合部队北部集群、西部集群、南部集群与中部集群、东部集群和第聂伯集群,分别由列宁格勒军区(新建)、莫斯科军区(新建)、南部军区。中部军区,东部军区和俄空降兵编制序列内的参战部队构成,并由对应军区司令拉平上将、库佐夫列夫上将、桑奇克中将(新任)、莫尔德维切夫上将、伊万纳耶夫上将(新任)和俄空降兵司令特普林斯基上将指挥。

  其中,位于本土的库尔斯克地区是一个特殊的所谓“反恐作战区”,包括哈尔科夫战区均由北部集群指挥。

  概括的讲,今年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取得战役突破是在自取得阿瓦迪夫卡战役胜利后开始向西进攻的上半年,然而真正奠定今年实现重大战略战役进展的是

  并主要发生在以顿涅茨克为圆心,半径大致为五六十公里这个地理范围以内。至2024年岁末,俄军已经基本取得了在乌三个集群联动、以库拉霍沃为中心、作战地域范围逐步扩大的红军城战役的胜利。同时,俄军在

  打下了乌格列达尔(弗勒达)并即将解放大诺沃西尔卡,在库皮扬斯克方向,也突破乌军在奥斯基尔河的河防并在西岸建立了登陆场。进入今年下半年,乌军在八月初成功突袭了位于两国边境线浅近纵深、向北伸入俄境的

  南部地区,并在此一度曾经最多占领了上千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这曾是让西方社会和境内那些“挺乌派”扬眉吐气的时刻,似乎2024年的“宇宙中心”又将横空出世。在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场博弈,目前乌军实控面积已减少了一半以上。然而,由于基辅对之在国际政治中作用的特殊定义,随着乌军继续从此前已经四处漏风、支离破碎,发展到此刻随时有可能发生局部战线坍塌,甚至全面崩溃的乌克兰战场前线,不断抽调尚可机动的“精兵强将”增援到这里,致使彼此在库尔斯克的军事对抗烈度不断的提高(血流成河)、战事反复程度持续加剧(村落争夺进退莫定)、并进一步蔓延至俄罗斯本土纵深(空袭愈演愈烈)。随着基辅现政权在此战略赌注持续增大,导致当前这里一些地段的战争接触线变得有些模糊。当然,这并不能改变当前乌克兰战争尤其是地面战场的基本态势与走向,反而势必促使乌军战线全面崩溃的时刻提前到来!

  去年俄军中部集群南调阿瓦迪夫卡战区之后,原来红利曼战略方向的作战地域随之交由西部集群统一指挥。在这个战略方向上,俄乌两军的战斗主要围绕着南北流向的奥斯基尔和热列别茨这两条河的两岸流域地区展开,衔接两地的关键点在博罗瓦。

  在最高统帅部今年组建北方集群时调走了第6集团军,如今的西部集群现在指挥的部队仅有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和在战场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在原有骨干部队被抽调了1/2弱而战线却延长到克里米纳地区,还需同时兼顾热列别茨河(“种马”河)流域的作战,即部队减少了而战线却延长了,这就是西部集群目前面临的客观现实。

  好在部署在这里的乌军的旅级番虽多却是以两三个野战旅为骨干,其他主要是国土防御部队,呈现的是一种类似国内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军“硬核桃”搭配多个“烂葡萄”的兵力结构。

  也因此,此前的西部集群因其无所事事的战绩而被网友开玩笑说为“吃饭部队”,他们的作战行动与业绩则被称为“饭后百步走”。

  。西部集群分别从皮夏涅和辛基夫卡南北两个战术方向,突破了乌军长期据守的山麓森林防线,其中向奥斯基尔河西方向不断上下左右蔓延绽放的

  已基本粉碎了乌军的河防,并已在河西的新姆林西克-德沃里奇纳建立了登陆场。

  总之,相对于此前长期在斯瓦托-克里米纳以西的森林沟壑徘徊的情况截然不同,现在俄军终于从这些山间森地带冲了出来,并在数个地点渡过了奥斯基尔河,从而基本己将皮夏涅地区的乌军阵地逐步蚕食并开始着力向西岸突进。

  地区之后,俄军已经在11月份攻入了库皮扬斯克城区位于奥斯基尔河东岸的工业区,但目前的具体进展鲜见更新、情况不明。

  今年俄军在库普扬斯克战略方向解放332.5км²和15个定居点(2)。

  这是今年战斗最为集中,范围最广、顶级规模、烈度最高,也是俄军取得最大战果的地方。

  自北向南,顿涅茨克战略方向可具体划分为恰索夫亚尔战区、谢韦尔斯克战区捷尔任斯克战区红军城战区。本节主要分析红军城战区(战役),其他三个战区的演进将在第三节集中讨论。

  其中,军事行动力度最高也最为关键的红军城战役,发生在北起红军城南,经库拉霍沃水库南岸的库拉霍城区,至城南苏基亚利河南北并向东延伸到乌军内维尔斯克战术集团逐次西撤地域,甚至联动至乌格列达尔、大诺沃西尔卡的红军城战区。

  俄军统帅部在此先后集中了乌克兰联合部队三个集群的主力,向库拉霍沃城实施持续的向心攻击。这中间还包括中部集群

  2、第41两个集团军和坦克第90师,南部集群第8、第51两个集团军,东部集群第5、第29、第36三个集团军和第68军。这是迄今为止,俄军在乌克兰战场集结的一个部队顶级规模、兵力密度最高的重兵集团。在别洛乌索夫年终报告中受到点名表扬的俄军部队(兵团)有 “第1坦克集团军、

  2、5、8、29,51合成集团军,第76空降突击师、第98、106空降师和第155、810海军步兵旅”(3),而在红军城战役参战的这些合成集团军能够占据首要位置,原因就在于这些部队在战场上付出血汗,靠打出来建立起的功勋!其中,中部集群与南部集群的战役分界线大致在库拉霍沃水库以北,

  的使命是主攻红军城南翼,即在粉碎乌军沃尔恰河防线南段防御体系并推进至水库北岸,随后转向红军城正面实施战役突破;南部集群参战部队(南集团)的主要任务是进攻库拉霍沃以东的乌军克拉斯诺洛戈夫卡-内维尔斯克集团,彻底解放马林卡周边地区,随后主攻库拉霍沃城区。南部集群与东部集群的战役分割线在库拉霍沃城区以南,主要围绕着乌军苏基亚利河防线展开,东部集群在此的作战任务是保障攻城俄军的侧翼安全,同时为随后解放大诺沃西尔卡创造条件,这也是在此期间东部集群主攻方向三次发生转向的根源。

  具体的兵力部署,【可参考】笔者已发表的《红军城,还是库拉霍沃?》(2024年9月15日)第五节和《十一月末的库拉霍沃水库南北战场》(2024年11月30日)第二节。

  今年俄军在捷尔任斯克-红军城地区,解放1364.59км²和107个定居点(4)。

  俄军向红军城的进攻是在取得阿瓦迪夫卡战役并清理完成城西近接近地的同时开始的。首次的突破是通过连续突击解放了位于阿城西北的高地带中心奥切列季涅,并四面开花。随后沿阿瓦迪夫卡、奥切列季涅,经诺沃赫罗迪夫卡至红军城的铁路线方向,从东北折拐西南再转向西北,在蒂莫菲夫卡附近渡过沃尔恰河,自北向南,开始侧击以热兰涅为中心的乌军沃尔恰河防线北段,随后相继攻取了这条防线位于红军城南的主要支点普罗赫雷斯、格罗季夫卡、新格罗季夫卡、沃赫罗迪夫卡,并经过两个多月麈战最终占领了谢利多沃,时间大致在11月的中下旬。

  随后,中部集群的主力第2、第41集团军相继转入战场休整,第41集团军扩编并新组建第73、第74两个摩托化步兵师。

  因此,在解放谢利多沃之后,继续向南实施进攻作战的实际上主要是军区直属的近卫坦克第90师和所配属的南部集群第51集团军第114摩托化步兵旅。

  114旅先后打下了作为乌军沃尔恰河防线南段主要支点、战前人口愈万的新乌克兰斯克、赫尼克以及库拉希夫卡、楚库里涅等乌军防御要点,随后横扫整个库拉霍沃水库以北的大部分乌军阵地(定居点),并最终解放了跨湖大桥北桥头堡附近的别列斯特基、水库西侧的斯塔罗特尔尼和舍夫琴科(并非其北面的舍甫琴科)。

  90师向南攻至松茨夫卡后调头北上,开始进攻红军城廓西南方向,先后占领了格里霍里夫卡、普希金、普斯廷卡、佩特罗夫卡、佐里亚等地之后,现在第90坦克师第228坦克团已向北攻取以舍夫琴科为中心,包括沃尔科夫、皮什坎、贝尔希卡、达钦斯克、新特鲁德在内的红军城南郊防线并已越过克里武利亚沟壑。“舍甫琴科旧火车站,(东北)距离红军村不到 2 公里”(5)。据说,“乌军在红军村方向建造了一系列良好的防御工事,但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没有派兵去那里,这些工事直接白送给了俄军(6)。

  中部集群之所以首先攻打(北)舍甫琴科和新特罗伊茨克,是因为通往红军城、大致南北走向的T0515公路途经这里,并且沿这条公路向西可以通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州,向南通往H-15高速公路(库拉霍沃的最大后勤线),此外,在占领两地后还可以进逼红军城西部的另外一条交通线三个坦克团、第6、第80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和自行火炮团、火箭炮团、防空团等兵种部队,以及师直属队系列营级单位。全师装备300辆T-72坦克,拥有上万人,战斗力很强大。与之同步行动的还有第15摩步旅。

  目前,恢复进攻的中部集群在东起吕西夫卡西至诺瓦西利夫卡,北自皮什坎南到斯塔罗特尔尼地区,向西已进至诺瓦西利夫卡、诺沃莱尼夫卡、新耶利扎维蒂夫卡、卢茨克、斯洛维扬卡、彼得罗巴甫利夫卡,在北面抵近红军城南郊。并在新特罗伊茨克附近进逼较T0515更北面的T0406公路和第聂伯罗彼得洛夫-红军城铁路附近。

  俄军第8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的主力组成部署在以马林卡为中心的南部集群南集团,在先后解放波别达、新梅哈伊利夫卡、康斯坦丁诺夫卡、帕拉斯科维夫卡、卡捷琳尼夫卡之后,开始将乌军内维尔斯克-克拉斯诺戈洛夫卡战术集团向西驱赶,陆续在此形成了两三个大小不等、“围三阙一”的合围圈。

  在南部集群部队陆续解放了水库以西的赫奥希夫卡、马克西米诺夫卡(南路)和戈斯特列、奥斯特罗伊(奥斯特里夫克)(北路)等地之后,已进至城郊的第51集团军第5步兵旅攻占了第二跨湖大桥南起点的库拉霍沃

  。然后,第5旅在第238炮兵旅等部队的配合下开始攻城。越过城东的一条沟壑与桥梁,直接冲上横贯库拉霍沃城区东西走向的

  ,并沿该城市大道逐步向西,至12月初一直打到大约位于南北方向跨湖大桥以东,中心城区南部尤日内微区和其他住宅区附近的市中心,并会同第110旅攻占了市政厅、市政文化休闲厅、体育场等城市标志性地标建筑。守军随后撤至城西工业区,主要是库拉霍沃斯卡娅燃煤发电厂和库拉霍夫斯基机械厂内。在

  年的最后一天,第5旅在发电厂最西端的仓库前展示了俄罗斯国旗,宣告了库拉霍沃城区(并非库拉霍沃市全部行政辖区)的完全解放。

  当地时间1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我们已完全解放库拉霍沃,这是顿巴斯西南部最大的定居点”“在控制库拉霍沃后,俄军有了很大的行动空间,这将进一步加快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进度”。库拉霍沃距离顿涅茨克市46公里,位于红军城以南30公里,是具备极其重大战略意义的交通枢纽,战前人口近1.90万,这是乌军身管火炮能够直接打击顿涅茨克市的最后一个据点。

  乌军将库拉霍沃转变为一个强大的防御阵地,在当地集结了超过1.5万名军人(编成26个营),包括许多外国雇佣兵。“由于俄罗斯军队在解放库拉霍沃期间采取的专业行动,布防在该地区的乌军损失了约80%的人员和近3000件武器装备,这中间还包括40辆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在近两个月的争夺战中乌军每天伤亡150至180人(7)。

  同时,南部集群第20、第150摩托化步兵师先后打下了城东南的达尼耶(第150摩步师第102团)、乌斯佩尼夫卡(第20师第255团)、叶利扎维蒂夫卡(第20师第57团和东部集群第39近卫旅)等乌军重要防御要点,及其附近的罗曼尼夫卡(第 20师第 33团) 、汉尼夫卡、维塞利海、希汉特等定居点,包括更东面森林-村落地带。

  在此期间,俄罗斯国防部12月1日同时宣布,解放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罗曼尼夫卡和扎波罗热州新达里夫卡两地(8)。

  防线,这也是至两个集团的战役分界线月下旬,俄军已控制了这条防线位于苏基亚利河以南的全部定居点,并在占领苏基亚利的同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泽列尼夫卡,从而彻底切断了库拉霍沃对外联系的交通线等主要公路。

  如果从全局看这个战区可以被视为俄军红军城战役的北翼,同时也是通过北顿涅茨运河连接恰索夫亚尔战区的战略战役杻纽。

  捷尔任斯克(托列茨克)是顿巴斯煤田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本身就是由矿区众多煤矿与散布其间的居民区构成。这里矿井及地下巷道星罗密布,是一个典型的工矿城市,在中心城区周边分布着四个主要由矿渣堆构成的制高点并成为城内防御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我们可能大多注意到,在顿巴斯地区作战的俄军经常要与矿渣堆打交道,在海拔100来米的乌克兰大平原上的众多中小城镇,这些由矿渣堆构成的城市制高点,自然也就成了两军反复争夺的主要战场。

  与兵强马壮的中部集群在红军城正面及南翼的部署完全不同,在这个战区实施进攻的主力只有第51集团军的第1、第9和第132三个步兵旅,加上若干兵种部队和动员部队。而乌军却在这个地区集结了包括四个主力旅(第12突击旅和第42、第100、第143机步旅)在内相对雄厚的兵力,与顿军这三个旅在此展开了城市争夺。

  在第四季度的攻坚作战中,俄军曾经实现了对城南巴扎尔区及西南郊谢尔比尼夫卡、列奥尼迪夫卡的有效控制,但在随后乌军的反击中一度丢失。到12月中下旬,这些地点被顿军重新夺回并且主城区超过九成已经基本为俄军控制,包括中央矿区的矿渣堆制高点、居民高层建筑区附近的希姆科隆卡区及尤日内小区,还有北郊的克里姆斯克。此外“并在福米哈区和十号矿坑附近的第 12 区取得新的进展,包括占领第 5 学校”(10)。

  在俄空降兵第11空突旅和第96空降师主力一部被抽调去库尔斯克之后,俄军南部集群在此的进攻大多分布在在对位于市中心的耐火材料厂的反复争夺上。初次打下的这个支撑点在随后乌军的反击中易手,于是转向对北城区实施进攻。

  之所以如此,最终的原因就在于现有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攻坚能力较俄空降兵部队存在过大的差异。此外,在军用物资的保障上,估计也因红军城战场与库尔斯克战场的因素而被拉后。

  经过谎报战果丑闻事件,并因之导致俄南部集群司令、第3集团军司令和集团军所属三个旅长被陆续撤职之后,目前这个战区的俄军现状变得真实并相对清晰起来,但这也让人对随后俄军所报的真实进展不是那么具有信任感。这里的最新动态是俄军在

  依然因未能占领城南的“白山”而举步艰难。因此,在2024年谢韦尔斯克变成了乌军战线恶化状态最小的一小块地区。客观地讲,这里乌军的战术素质是比较强的,但是更大的问题却是作为“卢甘斯克子弟兵”的第3集团军(原卢甘斯克第2军),自北顿战役之后始终没有表现出类似第51集团军(原顿涅茨克第1军)那样的战斗精神和作战积极性,因而备受诟病。其实,在此俄军的兵力并不弱,除第3集团军主力外,俄空降兵第106师也曾部署在这里。

  南顿涅茨克是连接乌克兰战场俄军南北两线,即顿巴斯战场和扎波罗热战场的过度地带。也许,这正是在2023年乌军大反攻中将之作为三个独立主攻方向之一的根因吧。当时乌军从大诺沃西尔卡南下,先后攻占了俄军防线内的九个村庄。

  ,并以俄军向前进一步推进而暂时告一段落——现在并非简单地回复到原来的起点!

  的反复争夺并实现最终控制,从而在新科马尔截断了南北走向的T0518公路,而南线俄军也在早先就已控制了T0519公路在南顿涅茨克地区的大部分地段。这使大诺沃西尔卡作为乌军在南顿涅茨克方向并连接扎波罗热战线交通枢纽的作用基本丧失。在南面,俄军已突破莫克里亚利河谷两翼高地阵地设防村庄新达里夫卡、利夫诺波尔、马卡里夫卡、新多涅齐克、布拉格达特涅(近卫第37摩步旅)、斯托罗热夫、涅斯捷良卡、涅斯库奇内等地,已逐步向北推进至大诺沃西尔卡城南弗雷米夫卡。北进的俄军正在攻击城西南方向的乡间土路。而东面的俄第5坦克旅,早已在环绕城区的卡什拉加奇河和沙坦卡河之间的扇形地带不断“踹门”。

  将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也将为集群向北突入第聂伯罗彼得洛夫州地界奠定了坚实的前进基础。

  的关键地带。换句话说,如果这里一旦被打穿乌军就将截断目前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整体战略布势,完全打破现状,动摇全局。因此,在任何一个时间里对之都不能掉以轻心!这从当前俄军在此的部署现状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尽管在2023年最危机的时候,乌军也仅突至“苏罗维金防线”的第一道防御线。

  有关克里米亚陆桥,【可参考】随后发表的《十二月份有关俄乌冲突的一些动态》(2025年1月7日)条目第41项“规划建设中的环亚速海公路”。由于今年彼此的主战场分别聚集在红军城战场和库尔斯克战场,俄第聂伯集群在这条战线上基本上没有弄出大的动静。

  原来位置上已经向北基本拉平,但由于在俄军左右两翼同时向北的推进,纬度变高,此时再次显得又突出了起来,依然面向奥列霍夫(库班)形成了新的突出部,这是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点。在新年元旦,俄第70摩步团的侦察兵在比洛吉尔亚中心升起国旗。由此,“卢吉夫西克被解放的事实得到了明确证实。目前距离小托克马奇卡东郊还有大约5公里”(12)。

  向北发起的那次试探性攻击,即越过南北走向的第聂伯河傍某水坝上的铁路线突入乌军防线。不过,由于地形因素现在俄军已退出曾经占领的村北位置,退至扬切克拉克河南岸继续据守原有阵地。

  。在这里涌现出“用身体压住了乌军无人机投下的炸弹,挽救了身边战友的生命”的俄罗斯英雄季莫费伊·拉斯特列宁上尉(13)。还在

  驻地击败击退了乌海军特种部队的两次偷袭(14)。六、库尔斯克“反恐作战区”自八月初乌军发起战役突袭打进库尔斯克地区后,其控制区的最大的面积,按照瑟尔斯基的宣布曾超过1200平方公里,而经西方媒体大致认可的是不足一千平方公里。对这个国内战场,俄军的行动被莫斯科别出心裁定义为“反恐作战”

  为中心的右翼地带站稳了脚跟,并推进到斯特戈斯纳河地区。随后在清理了奥尔戈夫卡附近大森林的乌军残余后,基本控制了

  以东的河谷地区,断绝了乌军在西路向克雷利夫、利戈夫、库尔恰托夫和州府库尔斯克市蔓延的现实可能。同时,在格卢什科夫斯基区边境线俄方一侧的新普特、韦肖洛耶、乔特基诺和梅德韦日等地,粉碎了乌军在库尔斯克开辟第三战线的作战企图。目前,右翼战线(西侧)主要围绕以达里诺水坝为核心的下克林-达里诺-尼古拉耶夫·达里诺一线展开,彼此正在此进行反复拉锯式争夺。一手消息是俄空降兵第57团已基本控制了诺沃瓦洛夫卡并推进至列奥尼多夫卡。

  后渡过了普谢尔河进占格沃,并进至马赫诺夫(马丁诺夫在其东北)附近,左翼(东侧)前锋线己推进至乌军在库尔斯克州占领的唯一城镇苏贾的南近接近地。这里“距离市中心不到 5 公里,整个包围圈形成了一个 15 公里长的‘漏斗’”(15)。苏贾已面临直接威胁。

  方向有所发展,陆续推进并占领了罗斯波里奇诺耶、切尔卡斯卡亚科诺佩尔卡、科西察。

  这两个交通要点依然始终被乌军控制,这是R-200和38K-030、38K-004公路靠近乌境末段,更是乌军在库尔斯克的主要交通补给线。

  对之,我们别以为克里姆林宫将乌克兰入侵俄罗斯南部边境地区看成是多大的事情。如果抛开政治颜面、国际影响和国内社会压力,纯粹从军事角度进行观察,这里现在不过已是俄军吸引乌军飞蛾扑火的“火力陷阱”,通过在此持续消耗乌军目前尚能机动的那些精锐部队及其装备的美欧重装备,从而进一步削弱乌军的战争潜力,从而为在顿巴斯战场进一步实现战略突破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事实证明,客观上也正如莫斯科战略谋划的那样,在此前抽调少许空降兵和海军步兵部队(三个伞兵团、一个空突旅和两个海军陆战旅)稳住库尔斯克地区的现有状态,并通过不定期发起的战术反击,逐步蚕食乌军在此的阵地(此时战斗的重点似已转移到苏贾市的南北翼),更重要的是带动主要由新动员志愿兵组建起来的后备部队,在战场上听听枪炮声练练胆,尽快转入正常作战状态。因此,这里不但成了对乌军的“火力陷阱”,更变成了俄军新组建部队快速提高战备水平与作战能力的新兵战地训练场。

  与此同时,在顿巴斯战场继取得阿瓦迪夫卡战役胜利后,俄军在红军城南翼已先后解放了谢利多沃、库拉霍沃、斯塔罗特尔尼、诺沃莱尼夫卡、舍夫琴科等标志性城镇,目前大诺沃西尔卡也即将接近解放。在红军城围廓南郊,解放了舍甫琴科-泽列涅以北的达钦斯克-皮什坎-沃夫科夫一线和

  ,建立起随后可以直接攻城的前进阵地。尤其在红军城-米尔诺格勒(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拉德)城市群的西南方向,即将截断其向南(库拉霍沃)与向西(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克)的主要交通干线。

  根据信奉自由主义极端仇视普京政权的某法媒逐月公布的俄占乌克兰领土的百分比变化信息,到2024年12月终了,俄军占据哈尔科夫州行政边境内3.46%土地,较11月月份增加0.17个百分点(19)。尽管目前媒体对此的关注异常淡漠,几乎看不到什么新闻,但这也说明在哈尔科夫战区,俄军依然在哈尔科夫某地取得了微小的进展,尽管微不足道、无足挂齿。

  经过开战以来的长期消耗,乌克兰空军事实上已基本不复存在。当然,这并非是说连一架战机都没有了。之前于此的最大新闻是荷兰、丹麦等国已陆续将空军已经退役的F-16战斗机陆续提供给乌克兰,还有传闻到今年底已有20架这样的淘汰货移交给乌空军,但至今鲜有相关的公开新闻。在首批移交消息公开不久,其中一架就发生了“坠毁”,飞行员随机罹难,乌克兰空军司令也被撤职。还有一架被击落。这些消息大都有头无尾,莫衷一是。

  目前,还有16架F-16停放在波兰华沙附近的明斯克马佐维茨基空军基地,其中只有7架可以执行任务其余仍在等待维修升级。同时荷兰空军的18架F-16A现部署在罗马尼亚费泰什蒂空军基地。布加勒斯特自去年开始就在为培训乌克兰机组与机务人员(20)。因此,包括已正式移交那10架(包括两架教具),现在乌克兰空军理论上已拥有了44架各种早期型号的美制F-16战斗机。

  双方在空中的较量,主要是在俄军不断发起的导弹-无人机空袭与乌克兰防空军部队之间展开。

  除不断袭击美欧武器运入乌境内的物流中心、铁路枢纽和敖德萨港区之外,最新动态是在乌军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和英制“风暴阴影”(Storm Shadow)、法制“斯卡尔普”(SCALP EG)巡航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之后,莫斯科对乌克兰重要城市、电力设施与能源系统来进行的报复性导弹-无人机袭击,并呈现出你来我往回合制、交替式恶性循环的交战模式。

  在此需要非常指出的是,乌克兰防空军的那个战报与其城市、港口、工厂、变电站-输电系统被袭后的惨状是极不对称的,如同乌军总参发布的每日战报一样。本来兼听则明是一个常识,然而过于虚假的官方战报,时间稍长一点,必然将令人感到没有一点参考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依托北约集团的情报信息与通信控制管理系统,乌军无人系统部队大量并频繁地使用大型无人机对俄罗斯本土后方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等重要城市和战略目标,持续展开了规模逐步扩大、频次持续不断的增加、破坏性不断加大的无人机远程袭击,并在摧毁战备仓库、大型油库与其他能源目标上大所斩获。尤其是此前特维尔托罗佩茨市军工厂附近第107战备军火仓库被袭并引发类似里氏2.8级地震的殉爆事件(21)的后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这成为俄军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别洛乌索夫在今年国防部年终扩大部务会议上提出,“考虑到敌军的能力,要重新审视物资储存基地和军事物流的组织方法。今后大型综合储存基地应被

  阶梯式仓库网络所取代,后勤系统和军事物流组织方式也应相应改变”(22)的现实缘由。乌军“无人系统部队”是全球首支以无人机、无人艇作为主要技术装备的独立作战部队,并自称是本国除陆海空军之外的第四军种,现已有该部队将首先组建11个团及若干独立营的规划。其中,第14、第413团已部署在俄库尔斯克地区,第414团部署在红军城方向(23)。八、海上战场

  有限的水面舰艇基本上已被俄军摧毁,因此真实意义上的乌海军早已不复存在。而

  在乌军的导弹与无人机艇的攻击下,为数可观的大中型水面舰艇主要是登陆舰,包括旗舰万吨级导弹巡洋舰“莫斯科”号也被击沉或毁伤,并早已将幸存舰艇疏散到黑海东岸和半岛的其他基地港口作为驻泊地。事实上,俄黑海舰队早已失去了在黑海的制海权,并在

  的防御作战中也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此,无论是不是存在俄罗斯政府的保护协议,目前乌克兰的黑海运粮通道事实上是畅通无阻的,这就是两国在黑海海域军事行动的客观现实,也是乌军第四军种之所以能不断夜袭塞瓦斯托波尔要海军基地和刻赤大桥的基本原因。目前,俄海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导弹艇发射“口径”“锆石”等海基中程导弹形式反映出来的。由于乌克兰无人艇部队分属于国家安全局和乌军总参情报总局特种部队,情况则显得更复杂。当然,作为海军一个兵种的

  (陆战队),却在陆地战场上发挥了如同俄罗斯空降兵一样的战场突击与支撑作用。俄军目前的海军步兵部队,包括近卫第40、第61、第155、第336、第810海军步兵旅和近卫第177海军步兵团并且全员近卫部队,已有将这五个旅全部扩编为海军步兵师的预定计划(24)。普京总统今年已签署总统令,规定11月27日为俄罗斯全民海军步兵日(25)。

  由于俄军统帅部已经将之实际上当成单纯的陆军部队使用,这大致应该不再属于纯粹的海军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