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陶瓷片
  • 美宣布成立“国家生物经济委员会”
来源:爱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4-08-13 08:37:19
产品详情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美发起的关于“抓住安全、可靠和让人信服的AI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议

  据美国务院3月21日消息,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抓住安全、可靠和让人信服的AI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议,旨在建立AI治理的全球共识。该决议的草案由美国发起,并得到中国等120多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共提或支持,鼓励联合国会员国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安全、可靠和让人信服的人工智能系统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向其提供能力建设和技术和经济援助;弥合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人工智能鸿沟和其他数字鸿沟;保护个人免受AI系统造成的一切形式的歧视、偏见等伤害;鼓励开发识别AI生成的数字内容及其来源的工具等等。该决议建立在多项国际倡议的基础上,包括英国安全峰会的《布莱奇利宣言》、印度今年主办的全球AI伙伴关系 (GPAI) 峰会、日本去年主办的七国集团广岛人工智能进程上通过的国际准则开发先进AI系统的组织行为准则、二十国集团可信人工智能原则和经合组织人工智能原则。

  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3月22日消息,美白宫宣布成立国家生物经济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 、商务部和国防部共同担任。委员会成员还包括9个机构代表:国务院、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土安全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司法部、能源部、农业部、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委员会将持续推动拜登政府生物经济领域行政令与战略落实。

  据路透社3月22日消息,荷兰半导体供应商阿斯麦(ASML)供应商Newways将在马来西亚建造一座新工厂。该工厂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产,以增强该公司在亚洲的产能。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将专注于为半导体领域一些全球最著名的企业开发和生产先进的模块和机柜。Neways发言人称,Neways计划将其在马来西亚的员工数量扩大到200名。

  据TechXplore网3月22日消息,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斯格明子的低功耗存储技术。斯格明子是一种微小快速的磁涡流,可当作高效的AI计算的理想载体。团队成功实现了斯格明子的电读出和状态之间的电切换,证明了其在高效、可持续AI计算中的巨大潜力。这种设备的功耗比现有的商业存储技术低1000倍,为未来更快、更节能的计算技术铺平了道路。研究人员计划和半导体制造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合作,扩大该技术的应用场景范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腾讯AI Lab3篇蛋白质组论文入选国际顶级期刊,为阐释生命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据创壹智库公众号3月22日消息,腾讯AI Lab3篇蛋白质组论文于3月20日相继入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分别在蛋白质组的检测、分析以及探索发现方面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案,为人类从根本上阐释生命提供重要技术参考。腾讯AI Lab实验室的单细胞蛋白质组数据库SPDB已变成全球上数据量最大、覆盖技术和数据集最广泛的知识库,为人类探索蛋白质组学的详细洞见,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据脑机接口社区公众号3月23日消息,马斯克表示,继“心灵感应”(Telepathy)之后,Neuralink下一个产品将是“盲视”(Blindsight),帮助盲人恢复视觉重获光明。盲视主要指视神经造成的视力减退,但也有一定的可能指所有视神经问题造成的视力减退。盲视产品不仅是一项科学技术创新,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将帮助盲人重新感受到世界的色彩和光影,无疑是对人类生活品质的巨大提升。

  生物世界公众号3月22日消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英伟达GPU技术大会(NVIDIA GTC)上宣布,其计划将扩展后的BioNeMo模型作为一系列基于云的客户服务提供给客户,并通过AWS HealthOmics平台提供药物分子结合成功和蛋白质结构变化的预测指标。英伟达表示,目前已有超过100家生物制药和AI药物发现公司采用了其BioNeMo平台,包括安进、安斯泰来、英矽智能、Cadence、Iambic、Recursion和Terray等。

  据genengnews网3月22日消息,德国制药公司Merck KGaA旗下的MilliporeSigma公司在韩国大田投资超3亿欧元建设新的生物工艺生产中心。该中心将具备先进的生产能力、配送中心和自动化仓库,将提供必要的生物技术产品,如干粉细胞培养基、工艺液体、GMP前小规模生产和无菌取样系统。这笔拨款将支持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做生物制剂的工艺开发、临床研究和商业生产,包括疫苗、细胞和基因疗法以及基于蛋白质的疗法,如单克隆抗体。

  据genengnews网3月21日消息,美国麻省总医院首次将eGenesis公司提供的基因工程猪肾移植到活体人类体内,标志着可移植器官的重要里程碑,开辟了基因编辑的新领域,是科学和移植医学的重大突破。目前完成移植手术的病人在总医院康复情况良好,预计不久即可出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据National Academies网1月23日消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发布新报告《描述RNA测序及其修饰的未来》,为发展生物系统中的RNA修饰和测序技术提供路线图。该报告有助于确定具有科学和公共利益的表观转录组,还概述了表观转录组的关键重点应用领域及对医学健康、农业、能源、商业、国防和国家安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报告为表观转录组学计划提供了优先事项和里程碑。

  据中核智库3月22日消息,加拿大Prodigy公司和Des Nedhe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推进Prodigy可运输微堆核电厂(TNPP)的部署,为加拿大偏远矿山和社区提供电力。Prodigy可运输微堆核电厂可以集成不一样的微堆,将在工厂进行制造、装配和部分调试,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陆上安装或海上安装。据悉,Prodigy正在与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合作开发一款配备西屋5兆瓦微堆eVinci的可运输核电厂,eVinci采用“热管技术”,通过减少主动系统中所需组件的数量,实现了无水运行。

  据国际船舶网3月20日消息,韩国HD韩国造船海洋、HD现代重工与韩国电气研究院签订了联合研发船舶电力推进转换装置(推进驱动器)的合作协议(MOU),共同开发舰艇电动化的核心设备技术,以引领全球脱碳市场。目前只有美国、德国等部分国家拥有推进驱动器有关技术,韩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合作摆脱对外依赖。此次两家机构研发的有关技术不仅可用于环保电力推进船舶,还能够适用于军用舰艇。

  据广海局3月23日消息,芬兰地理空间研究所(FGI)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物理测量技术研究所(IPM)宣布,两者计划联合研发小型海洋传感器平台,以用于监测关键水下基础设施(如管道、电缆和海上风力涡轮机等),来提升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FGI将利用IPM开发的最新激光雷达系统(ULi)开展监测,该项技术可对水下目标进行高分辨率3D数据测量,精度达到毫米级,且适用于浅海到深海的各种海洋环境。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开发机载测深激光扫描仪(ABS),从空中精确测量沿海地形数据。

  据海洋防务前沿3月25日消息,美国国土安全部近期发布《情况说明书:国土安全部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海事关键基础设施供应链弹性和网络安全》,指出将采取以下措施保护海上基础设施安全。一是修订行政命令扩大美国海岸警卫队权限,保护美国海上运输系统免受行为和其他威胁;二是发布针对我国制造的船岸起重机的海事安全行政命令;三是提出了有关网络安全基线的要求,防止美国海上运输系统受到网络威胁;四是成立国土安全部供应链弹性中心。

  据DefenseNews网站3月23日消息,美空军计划在2025财年采办5架新型“罗盘呼叫”(Compass Call)电子战飞机,并将其添至武器库中。美空军计划将“罗盘呼叫”飞机取代老化EC-130H电子战机队,用于执行干扰雷达、导航、通信等任务,为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提供支持。目前,美空军司令部尚未透露该批飞机具体部署细节。

  据AirAndSpaceForces网站3月23日消息,美空军确认将在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设立新的战斗管理控制中队。该中队将与比尔空军基地的通用任务控制中心整合,将协调多个战区的有人-无人机、信息系统等战斗管理任务,为美空军推进战斗管理现代化提供支持。据悉,美空军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向该中队增加140项军事任务授权,并计划于2025年夏季陆续输送相关人员。

  据Space网站3月24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第148批2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6056颗,这中间还包括1319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5657颗“星链”在轨。此次发射后,“猎鹰”-9火箭实现一级助推器19次复用,追平2023年12月和2024年2月复用纪录。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4年的第28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60次发射。

  据国防科技要闻3月22日消息,美太空军在2025财年预算申请中为“演进战略卫星通信系统”(ESS)项目申请近10.5亿美元研究、开发、试验预算经费。ESS项目计划替代洛马公司“先进极高频”(AEHF)核强化卫星星座构建美军新型指挥、控制和通信网络(NC3),将利用“核战指挥与控制”卫星为全球陆、海、空等领域资产提供战略、安全、抗干扰和韧性通信。目前,太空军已规划出ESS项目发展路线年授予波音和诺格公司原型卫星研制合同;二是2023年5月授予洛马和雷神公司ESS项目地面系统集成和框架制定;三是拟于2024年第二季度授出ESS项目卫星和地面系统最终合同;四是拟于2025年进行端对端集成测试;五是拟于2026年完成ESS卫星关键设计审查;六是拟于2029年实现ESS卫星的首次发射。

  据spacedaily网站3月24日消息,印度在卡纳塔克邦( Karnataka)的奇特拉杜尔加(Aeronautical Test Range in Chitradurga)航空试验场,成功完成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第二次空抛滑翔着陆试验。印度曾于2023年4月完成了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首次着陆试验(RLV-LEX-01)。在此次(RLV-LEX-02)直升机释放试验中,印度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未设定初始条件下的自主着陆能力开展测试。与第一次试验相比,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进行了更困难的分离机动,并对滑翔和降落过程进行纠正,最终以自主方式降落在跑道上。

  据双碳情报3月25日消息,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宣布投入1200万英镑,支持“材料与制造资源效率”(REforMM)协作研发竞赛的18个研发项目,以提升制造业资源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并确保供应链弹性。这些项目包括:用于晶格超材料结构设计及增材制造的数字模型;用于铸件修复和再利用的增材制造技术;以碳中性农林业衍生树脂为原材料开发汽车制造关键材料;利用石墨烯增强混凝土强度的制造工艺规模扩大;使用可回收的碳基材料支架制备高性能3D锂负极;提高纯铜生产效率;资源高效型作动器增材制造工艺;优化碳化硅纤维生产的基本工艺,实现净零目标等。

  据材料人3月25日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技术——卷对卷连续液界面生产(r2rCLIP),该技术可实现特定形状微纳颗粒制造。传统的微纳尺度颗粒制造方法存在尺寸调节困难、形状控制差等问题。研究人员使用单数字微米级分辨率的光学与连续交卷(代替静态平台)相结合,实现了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形状的微纳颗粒的快速制备,展示出该技术的可模塑和不可模塑形状。这项创新技术标志着制造方法的重大突破,在生物医学分析和先进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据wyff4网站3月23日消息,美国陆军在德克萨斯州布利斯堡使用3D打印建造了三个军营。这些营房占地超过5700平方英尺(约合529.5平方米),是西半球最大的3D打印建筑。每个营房将放置36张双层床,最多可容纳72名士兵。该营房将用于集体训练,计划于2024年夏天启用。其建造材料可以抵御极端天气条件,同时降低能源损耗。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形态趋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学技术创新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