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
来源:爱体育app  添加时间:2025-01-13 22:52:59

  监测结果为,当前流感流行的优势株是甲型H1N1亚型,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中心对近期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分析,提示与今年的流感疫苗株匹配度良好,疫苗接种有效;耐药性分析提示,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对于抗病毒药物敏感,药物医治有效。

  流感一般1—2周可以自愈,但假如慢慢的出现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建议尽快就医治疗。

  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的人群,只要没有接种禁忌主要指如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对于今年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现在依然可以接种,因为流感疫苗在整个流行季都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只要还处于流感病毒传播活跃、容易感染的时期,接种疫苗都能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减轻感染后的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群众用药需求明显上升。相关药物目前总体生产供应情况如何?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介绍,我国是医药工业大国,规上医药企业有1.25万家,产业链韧性强,生产能力大,扩产潜力也大,具备快速大规模增产能力,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相关药品种类齐全、产能产量大,能够完全满足相关需求。从生产供应角度,工信部系统梳理了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相关解热镇痛、抗生素、中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产能产量情况,总体上供给充足、市场稳定。比如磷酸奥司他韦日产能156万人份、库存超过4700万人份,其中儿童用颗粒剂型超过1600万人份;连花清瘟日产能1.2亿颗、库存超8600万盒;布洛芬日产能达到1.5亿片,且已做好增产扩产准备。

  不间断地持续做好重点生产企业监测调度,并与卫健、疾控等部门保持信息互通共享,随时掌握生产进度、排产计划、供给情况、需求变动情况等。

  按照国家医药储备制度和储备计划,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应急调用及时高效。目前,中央和地方医药储备中都有一定量的磷酸奥司他韦、布洛芬等呼吸道疾病常用治疗药物,可用于紧急调用;中央医药储备还存有磷酸奥司他韦中间体,能用来应急扩产。

  指导电子商务平台加强动态调配,加大市场供应,发挥电子商务平台配送优势,提升药物可及性。电子商务平台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常用的国产呼吸道疾病治疗药品都未出现断货情况,平台供应十分稳定。

  下一步,工业与信息化部将密切跟踪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发展形态趋势,强化部门联动,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介绍,监测显示,近期处于流感相对高发期,但未超过去年流行季的水平。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患者数量呈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上涨的趋势,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

  为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疾控局,联合有关部门,从去年10月份开始提早部署、每日监测、持续调度,在加强全国面上工作的同时做好重点省市工作指导,动员各地资源和力量,持续对相关医院做实地调研查看,确保诊疗服务平稳有序。

  组织开展流感等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监测调度工作,对全国和主要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情况做日监测、日分析,指导各地做好医疗资源统筹,合理调配医务人员、药品、设备和床位等资源。

  部署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根据就诊需求配足配强医务人员。

  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儿科等重点科室的医疗力量,安排好夜间及节假日值班值守,为做好流感等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结合专业特点合理的安排号源,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特殊的比例号源。针对儿童等特殊就诊群体,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加强资源调度,在挂号、检查检验、取药、输液等环节采取一定的措施优化服务流程;

  鼓励推行“先检查后诊疗”,就是专业医师在预检分诊环节开具检查检验单,患者或患儿家长持检查检验结果再就诊,节省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推动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服务,鼓励轻症且无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利用互联网医院看病,减少院内人员聚集;

  针对诊断明确的复诊患者,鼓励利用互联网诊疗平台、预约检查检验,预约复诊号源,减少等待时间。

  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医院向基层派驻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增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诊疗水平。

  指导各地开展延时门诊或节假日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就诊需求,方便居民错时就医。

  此外,要求各地充分的发挥医联体作用,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的转诊通道,保障患者诊疗需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多种病原体均可能会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显示,流感是引起当前医疗机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就诊的主要疾病。

  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期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大多数省份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流感阳性率上涨的趋势已经减缓,随着各地中小学陆续放假,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有极大几率会出现下降。

  人偏肺病毒并不是新病毒,已至少伴随了人类几十年,由于检验测试手段的发展,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渐多。目前,人偏肺病毒检验测试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其中北方省份阳性率下降,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呼吸道

  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总的来看,今年冬春季仍将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但均是已知病原体,未出现新发传染病,总体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介绍,抗流感药物是处方药,如果怀疑得了流感,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轻松又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效缩短流感持续的时间和病程,并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和重症。但不建议自己使用处方药。

  儿童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多数没有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退热药、祛痰药和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儿童推荐使用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强调儿童慎用镇咳药,除非是剧烈的干咳,影响孩子休息、睡眠,才能够正常的使用;建议家长要观察孩子出没出现咳痰,如果出现,要及时停用镇咳药,换用祛痰药。

  给孩子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好好阅读说明书、需要注意的几点,是不是能够和食物一起吃等问题。要注意用药剂量准确问题,儿童的药物是根据年龄、体重计算的,不能过量服用。有的孩子高热不退,家长着急,有加大剂量给孩子使用退热药的,药物增加剂量会带来不良反应增多,一定不能随意增加剂量和频次服用药物。

  • 15963662591
  • xue@wfanxcl.com
  •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北海路8616号商会大厦1424室